Sunnyjuly

or it not become consoling to believe that death ended absolutely.

我们有过最好的青春片——写给阳光灿烂的日子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影评一直没写完,各种写不完,总觉得差点什么,并且写到后来想提提别的电影作为对比就会发现比无可比。

直到因为近期疯狂补档,我把《阳光灿烂的日子》看了。

然后想起之前差点把《牯岭街》跟电视上正在放的某青春题材电视剧相提并论……我简直想一头撞死在墙上,杨德昌的作品,能够与之匹敌的同题材华语片,也只有姜文的这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了。毕竟连《牯岭街》看似文不对题的英文名A Brighter Summer Day都更像是给《阳光灿烂的日子》的。


先说点题外的花边新闻,今天我在看《鬼子来了》和《一一》的时候发现这两部电影同时参与了第53届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都提名了最佳影片,但是都落选。最后姜文拿到了评审团大奖,杨德昌拿到了最佳导演。那一年还有一部华语片也参与了主竞赛单元,捧走最佳男演员和最佳技术奖,对,是王家卫的《2046》。

华语片啊,曾经是那样的盛况空前。到今天,更多的明星和更多的影评人都能亲临戛纳的今天,我们得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电影勉强算上才能说有“华语片”参与了戛纳,要不然,整个电影节那么多竞赛非竞赛单元加起来,是一部华语片都没有的。

后来《一一》于同年的12月在日本上映,2009年在台湾上映,而《鬼子来了》……至今上映日期就停留在2000年5月12号那一天了。

回忆一下过去,总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跑题结束。

其实把《阳光灿烂的日子》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归结到青春片这一类型,是太委屈它们了。

它们都有太强的时代烙印,甚至政治印记,都可以从电影的很多方面窥知整个社会和时代背景,这方面当然《牯岭街》完成度要更高一些,但是姜文也用那个夏天和那些北京大院的少年们记录下了那个时代、那个北京的一个侧影。

杨德昌温柔又残忍,克制又冷静;而姜文就像是夏天那束最让人燥热的阳光,不安又躁动。

它们有很多地方让你在回头去想的时候会觉得惊人的相似,然而它们又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如果不是刻意去联系,甚至都不会发现那些相同之处——在大多数场合,它们连被联系到一起都很少。

两部电影都描述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青春,只不过一个在台北,一个在北京;主角的年纪大概都在十五六岁,故事情节所涉及的桥段也差不多——混帮派的小混混们约架泡妞,年轻的男孩子们喜欢用抽烟装酷但是其实一口都没抽进肺里,主角喜欢的女孩子跟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了,甚至打架的时候都是拿板砖拍头这种细节都一样;连着看完两部电影我都想笑,看,不管在哪里,不管是GMD统治还是TG当政,有什么关系,青春的烦恼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什么是“打kiss泡Miss”或者“拍妞儿”概括不了的。


我想,如果给现在的电影人拍,告诉他们要用到这些素材,我只怕他们都要拍出都差不多的电影——如同这两年大银幕上大同小异的那些青春片。

然而杨德昌和姜文,则拍出了完全不一样的东西。《牯岭街》以杀人为青春划上最残酷的句号,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青春终结于一场未遂的QJ。

因为青春虽然是一样的,但是大时代大环境对人的影响远大于我们所以为的,导演只要对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思考,有自己的表达,那么所呈现的作品就一定是独特的。

正如同《牯岭街》里暗色而压抑的氛围,其实来自于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后特殊的ZZ背景,大人们尚且得应付生活中各种的不适和麻烦,何况是敏感的少年;而同时代的北京,所处的是文革结束后的那段时期,电影所反映出来的氛围则是恣意而躁动的。部队大院的大人们都不在家,孩子们在明亮到刺眼的阳光下狂热地挥洒着青春,找各种途径发泄他们过剩的精力。

现在已经没什么人愿意认真思考我们所处的时代中最深刻的矛盾和迷茫了,所以所有的青春片都是一样的,找小鲜肉和小花们来演演谈恋爱的分分合合就好了,人物的行为别说受环境影响了,甚至都不用被逻辑影响,反正虽然经济下行娱乐业却红红火火,拍电影轻轻松松能赚钱不就行了。


《牯岭街》虽然叫A Brighter Summer Day,但是电影里大多数镜头都比较暗,室内戏也比室外戏要多。

我印象最深刻两个镜头
(影片开始最喜欢的镜头,无他,“荷塘月色”四个字跃然银幕之上)


(影片结尾的点题镜头,小四儿终于拿刀刺向了那个如同这个世界一样不会改变的小明,而他们所处的世界,就在他们身后,徐徐展开)


《阳光灿烂的日子》几乎正好相反,电影太扣题了,全片大量的刺眼的日光的镜头,连室内戏都明亮的要命,亮的叫人晃神,这种晃神所带来的眩晕感和模糊感,又正好符合姜文在表达的,青春的记忆总是模糊又颠倒的。

(冯小刚的客串超级精彩……凭老炮儿拿影帝其实挺正常的)

(马小军对着阳光研究在米兰的床上找到的那根头发)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最喜欢的一幕,也是关于太阳的。


(几个年轻人坐在清晨的屋顶上唱歌,日出就在远方。)


其实从这一幕开始,我就知道,电影的剧情已经被推到了最高点,下半段就是避无可避的回落了。

青春嘛,总该有个drama的结束才对。

大雨——告白——都是寻常的情节,但是之后的强奸未遂就很有意思了。

王朔的原著很凶残的把马小军对米兰的强奸写成了既遂,而姜文则改成了马小军到底还是没有成功。

我更偏爱姜文的改编,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但是我实在是喜欢宁静那个趾高气昂,不可被战胜的样子。她和小明是一样的,她们都代表着某种破灭的理想,某种被狠狠打碎的纯洁美好。

小四儿最后选择杀了小明,而电影里的马小军事儿没成就提上裤子走人了,然后继续跟几个朋友玩在一起,哪怕被孤立。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姜文传说中的自负和通透吧,得不到的东西,他才不会去选择玉石俱焚;他是那个会妥协,会放弃,会跟世界谈条件的聪明人。


只有《牯岭街》里的小四儿,哈尼,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都死在了成年世界开始之前;马小军活下来了,成为了成年人世界中的佼佼者,尽管古伦木还是会骂他们一句“傻逼”。


《阳光灿烂的日子》最著名的手法,应该就是虚实概念的模糊,看到有影评人说这是电影技法上的抖机灵。但是我认为的“抖机灵”,更像是宁浩在《心花路放》里做的那样,玩一个小小的结构,然后观众就会意识到,宁浩随便拍拍小玩一下技巧就已经比大多数导演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但是姜文是不同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模糊了记忆中真实和虚构的界限,是有作者表达在的。

电影前半部分就有暗示过,马小军其实是个挺怂的人,从来不勇敢,他喜欢把自己“怂了”的部分通过脑补找补回来,在自己的YY里当一个勇敢的英雄;所以后来当生日宴会上那场闹剧以荒诞的方式暂停下来的时候,观众会意识到,原来有很多情节都是马小军幻想出来的,并且会开始质疑前面那些马小军没有点明是想象还是现实的故事情节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

而等到最后,我想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会去接受电影作为回忆所处的那个虚实难辨的混沌状态,真实和想象彼此混淆,难以分割,虚虚实实加在一起,才是那个夏天完整的样子。

当然,当然,这也给了电影更多的,可以被讨论和诠释的空间。

不过我仍然相信,导演想表达的,本身就是青春特有的那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其实我们自己关于青春的回忆,难道就是完全准确没有经过任何修饰和美化的吗?

人们喜欢回忆,一则因为回忆即过去,过去的事永远无法再伤害你;二则是在回忆中,人可以尽情的改变修饰情节,让回忆中的人,包括自己,都变的美好,再美好一些。


最后关于电影要说的是,这片子里的宁静,真是太美了。

以前总看人说宁静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多好看多好看,我还不信。等电影放到中间,已经做了足够铺垫的时候,宁静所演的米兰脱下墨镜正式亮相,我都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宁静当时的美,是那种能够让人震动的,惊心动魄的美。

电影的旁白一直描述她的眼神是“锥子般的”,而她盯住马小军或者盯住镜头的时候,真的会有摄人的感觉。

总而言之,《阳光灿烂的日子》大概真的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青春片了,不仅因为它剧情真实手法巧妙,还因为它想说的远不止青春二字——只是功力浅薄如我,只能从这个角度谈谈而已。


关于青春,关于理想,有太多太多可以说的。而我想说的另一部分,还是会放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影评里去说。

但愿我能写出来……《牯岭街》真的写的太艰难了。

--------------------------------------------------------------------------

最后的最后开下小差……我最近所有的空闲时间全都用来看电影和写影评了。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之前对那些经典作品不愿意看的抵触情绪莫名地消失殆尽了。看好电影真是太爽了……真的太爽了……如同精神世界里一场又一场的高潮。

还有突然特别特别愿意去一部部的写影评,并且因为不靠码字为生,不用考虑别人喜不喜欢看,所以写的时候也特别高兴。

所以这段时间真的好开心啊。

又自由,又充实。


【但愿我的热情可以持续久一点……】


评论(2)
热度(17)

© Sunnyjuly | Powered by LOFTER